简单养生每天敲敲3条经,从头到脚防



人体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道医理论,人体内的经络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联系着各大脏腑、沟通气血。在这精密的网络中有三条非常重要的经络,每天坚持敲一敲,帮能助您从头到脚抵御疾病入侵!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它们是哪三条经络吧

心包经:保护心脏

心包是心脏的护卫,能“替主挡邪”,凡是心血管方面的问题,要从心包经入手解决。

心包经的走向是从心脏出发,经过腋窝,沿手臂内侧的正中线到达指尖,途中有天池、极泉、内关、劳宫等穴位。位于腋窝顶点的极泉穴和手腕内侧的内关穴,都是心脏急救穴。

心绞痛或心梗发作时,弹拨极泉穴,有增加心脏供血的效果;按揉内关穴,也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如果适当地刺激心包经,可以增加心脏供血,有效地保护心脏。

方法:用一只手沿对侧心包经的路径,从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内关、极泉等穴重点按揉。

如果觉得按揉比较麻烦,沿心包经拍打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2大肠经:增强阳气、祛除火气

手阳明大肠经简称大肠经,起于食指外侧末端,经过手背沿手臂外侧上行至肩部,转向后与督脉在颈后相会。再转向前一路下行,经过胸腔、腹腔,最后进入大肠。

大肠经还有一条分支,向上经颈部至面部,在鼻子两侧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因此,头面部的病症与这条经络“息息相关”。

《灵枢·经脉》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主津液所生病者”,如目黄、口干、鼽衄、喉痹等。认为它是一条气血很旺的经络,可以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

大肠经主要的日常保健穴位是合谷穴和曲池穴。

)合谷穴:充补气血

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

合谷穴是大肠经原穴,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

方法:用对侧拇指按揉或用三个手指捏住合谷穴处皮肤,以感到酸胀且能够忍受为宜。

2)曲池穴:排毒减压

曲池穴是大肠经合穴,为大肠经经气最强盛之穴,也是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的地方。

曲池穴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密切关联,因为人体日常排泄体内废物都是借助肠道器官,所以经常按压曲池穴,可以排毒减压。

方法:用拇指略微用力按压,以略感疼痛为基准,按住5秒后松开,双手交替互按3-5分钟。

3胃经:保护“后天之本”

足阳明胃经简称“胃经”,它上下贯穿人体,每侧共有45个穴位,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络。实际应用中,我们了解得更多是它的分支,这条经络沿喉咙向下后行走至大椎穴,接着折向进入胸腹腔。接着下行至大腿前侧,一直下行至足背和脚趾。

“胃为后天之本”,日常的饮食营养都是靠胃来供应,胃的功能是否正常,影响着全身健康。因此,胃经的功能主治也以“消化”为主,对胃肠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头面、目、鼻、口、齿等部位的病症都有良好的功效。

其主要的保健穴位有天枢和足三里。

)天枢穴:防治胃肠病

天枢穴位于身体的中点,人的气机上下沟通、升降沉浮都要经过这里。

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

方法:只需将两手拇指顶在天枢穴位置,然后做轮转按摩,持续3~5分钟,坚持揉按便能起到好的养生效果。

2)足三里:全能穴

足三里是个“明星穴位”,它是强身健体的大穴,“三里”即理上、理中、理下之意。

经常按摩可使胃肠蠕动有力,帮助调节和改善整体的免疫功能。

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做按压,每次5~0分钟,感觉该处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感。持之以恒,可防病健身,抗衰延年。

小儿常识

小儿感冒

小儿发烧

小儿腹泻

夜啼

妇科

月经

宫寒

乳腺

丰胸

减肥

美容

养颜

排毒

痘痘

黑眼圈

泡脚

脚气

脚臭

辐射

衰老

男科

补肾

腰痛

腰间盘

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痛

背痛

腿痛

颈椎病

痛风

高血压

糖尿病

风湿

胃病

胃痛

小腹突出

便秘

痔疮

眼病

肝病

养肝

感冒

咳嗽

咽炎

鼻炎

牙痛

口腔溃疡

解酒

皮肤

手脱皮

脚跟痛

抽筋

脚鸡眼

手脚皲裂

白发

脱发

失眠

长寿

补血

湿气

经络

偏方

点下面阅读原文看更多养生知识

赞赏

长按







































点状白癜风发病要多久才能治愈
治疗白驳风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zwc.com/jyzd/6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