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指南如何区分东风螺福寿螺螺蛳香
目录
1红螺(学名:红皱岩螺,俗称:脉红螺,角泊螺,海螺、玻螺、假猎螺)2扁玉螺(学名:扁玉螺,俗称:香螺,肚脐螺、海脐,蚶虎)3花螺(学名:象牙凤螺,俗称:东风螺,南风螺,海猪螺)4锥螺(学名:棒锥螺,俗称:猪公螺、九层螺、螺丝螺、钻仔螺,尖尾螺,钉螺)5海锥(学名:钝拟蟹守螺,俗称:海瓜子,尖锥,讲锥)6海瓜子(学名:织纹螺,俗称:麦螺、白螺、甲锥螺丝螺、海蛳螺,海螺丝)7彩虹?螺(学名:彩虹?螺,俗称:彩虹螺,刷棋子)8香螺(学名:管角螺,俗称:响螺,角螺,金丝螺)9椰子螺(学名:椰子涡螺,俗称:木瓜螺,瓜螺,油螺,美乐螺)10蝾螺(学名:蝾螺科统称,俗称:珠螺,鸡眼螺,朝鲜花冠小月螺)11欧洲峨螺(学名:欧洲峨螺)12卡民氏峨螺(学名:卡民氏峨螺,俗称:香螺,风车螺)13单齿螺(学名:单齿螺,俗称:芝麻螺,香波)14蜑螺(学名:蜑螺科统称,俗称:苦杯仔)15田螺(学名:田螺科统称,俗称:螺蛳,湖螺、石螺、豆田螺、金螺、蜗螺牛)16福寿螺(学名:福寿螺,俗称:苹果螺,金宝螺,大瓶螺,夭寿螺)17泥螺(学名:泥螺,俗称:吐铁,泥蛳,泥糍,麦螺蛤,泥蚂)18鲍鱼(学名:鲍科统称,俗称:鳆鱼、海耳、镜面鱼、九孔螺、将军帽,明目鱼)19食用蜗牛(俗称:法国蜗牛,非洲大蜗牛,白玉蜗牛等)20凤尾螺(学名:法螺,俗称:大法螺,法赢、宝螺、金刚螺、蠡、蠡贝、螺贝)21唐冠螺(学名:唐冠螺)22万宝螺(学名:万宝螺)23鹦鹉螺(学名:鹦鹉螺目统称)24凤凰螺(学名:凤凰螺科统称)25宝螺(学名:宝螺科统称,俗称:宝贝,货贝,贝子)26芋螺(学名:芋螺科统称)27翁戎螺(学名:翁戎螺科统称,俗称:龙宫贝)28榧螺(学名:榧螺科统称)29骨螺(学名:骨螺科统称)30长鼻螺(学名:长鼻螺,俗称:长笛螺,长嘴凤凰螺、长鼻凤凰螺)我们在讨论各种螺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什么呢?其实,螺并不是一个准确的分类学名称,广义上的螺,包括了海螺,淡水螺,蜗牛甚至还有鼻涕虫,而它们统称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腹足纲是软体动物门里最大的一纲,现存有6万到8万种腹足纲生物,是仅次于昆虫纲的动物界第二大纲。我们都知道章鱼乌贼之类的也是软体动物门,蛤蜊扇贝之类的也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和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以腹部强健的肌肉行走,腹足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此外,腹足纲普遍还有一个螺旋状、左右不对称的贝壳,这和鹦鹉螺的那种左右完全对称的外骨骼完全不同。也有一些腹足纲生物的贝壳已经退化,比如鼻涕虫。
腹足纲的贝壳左右不对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右旋的。根据一些机构的统计,大概有5%的腹足纲种类是左旋的,即便是右旋的品种,有时候也会出现左旋的个体。怎么界定右旋呢?取一只螺壳,让它的尖尖的底部朝上,螺口朝向你,如果它的螺口在右侧,就是右旋,反之则是左旋。
判断海螺壳左旋还是右旋的标准姿势:尖头朝上,螺口朝你,螺口在右侧就是右旋。此图就是一枚右旋螺
腹足纲的种类多,外壳也是千变万化——有的种之间亲缘关系很近,却长得完全不同;有的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远,外壳却差别不大。在这里,我仅会列举一些我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好吃,前半部分),以及贝壳外观比较有特色的(好看,后半部分)的代表种。
1红螺(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骨螺总科-骨螺科)学名:红皱岩螺(Rapanavnosa)俗称:脉红螺,角泊螺,海螺、玻螺、假猎螺这是咱们餐桌上常见的一种大型海螺,肉质肥厚,螺黄紧致浓香,因为个头比较大,特别适合做葱爆螺片。它的外观特征较为明显,首先是极厚重的壳,螺口内侧呈现橘红色,这也是其得名的依据。
红螺的原产地就是咱们中国各海域和日本周边海域,但是随着航运业的发展,红螺意外的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生物入侵物种。诸位要问了,生物入侵和航运业发展有什么关系呢?从上个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大型货轮往来于世界各国,货轮来往的除了货物,还有压舱水。什么是压舱水呢?就是为了维持船舶的稳定,船只会根据载货量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在船舱底部的密封空间内吸入或排出一定量的海水,比如一艘船在中国港口空载出发,为了维持重心稳定,就会吸入压舱水,当这艘船到了德国港口装载货物的时候,就会排出一些压舱水。那么,中国的海水就会被排到德国的海域里,中国海水里的浮游生物(与包括海螺的幼体)就成了德国水域的入侵物种。
目前,全球航运业每年运送的压舱水大概在亿吨
通过压舱水这一途径,红螺在年出现在黑海,后来又相继在地中海沿岸各国、法国的大西洋沿岸、美国被发现。因为红螺的螺壳特别厚,当地以海螺为食的生物都对它束手无策,红螺很快就成了当地的优势物种,它们以当地的牡蛎、各种蛤蜊为食,黑海的红螺没用几年功夫就把当地的牡蛎吃的快绝种了,你们看,我们大吃货国的物种个顶个也是吃货……
2扁玉螺(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玉螺总科-玉螺科)学名:扁玉螺(Glossaulaxdidyma)俗称:香螺,肚脐螺、海脐,蚶虎又是一种常见的海螺,北方地区尤其多,其实有好几个品种,大小差距也比较大,小的可能也就两三公分,大的接近10公分。
这种海螺的壳光滑且扁平,在螺壳上有一个明显的“大肚脐”,在某些地方又被称作肚脐螺,北方很多地方则称之为香螺。这种螺经常会分泌一种黏糊糊的粘液,吃之前要冲洗干净,此外,因为它的栖息环境是海底沙地,所以有一些体内会有沙子,买的时候要买“吐”好了沙子的。扁玉螺一般的做法就是白灼和酱爆,酱爆就是用豆瓣酱和甜面酱一起炒螺。白灼扁玉螺有一定的技巧,如果火候大了或者火候轻了,螺肉都很不好挑出来,很容易就会在螺黄的地方断开。煮的时候要在确保煮熟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煮的时间,用凉水没过螺,用大火开始煮,水里稍微加一点点盐,然后水一烧开,马上关火乘盘就行了。
3花螺(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骨螺总科-峨螺科)
学名:象牙凤螺(Babynoniaarolata)俗称:东风螺,南风螺,海猪螺这种螺对水温要求比较高,我国主要见于福建两广等,尽管这几年开始有人工养殖的,但是北方市场上还是很罕见。在市场上能买到的花螺经常不止象牙凤螺这一种,而是混杂着泥东风螺,台湾凤螺甚至日本凤螺这几种,不是专业人员也很难辨认。不过既然不影响我们吃它,咱也就不用那么较真。花螺的肉比较甜嫩Q弹,海腥味没有那么重,给烹饪留下的空间很足。除了一般的白灼、辣炒、酱爆之外,我吃过一种冰镇花螺,就是白灼的花螺用冷水浸过之后,放到黄瓜条、芥末和冰块里。
4锥螺(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蟹守螺总科-锥螺科)
学名:棒锥螺(Turritllabacillum)俗称:猪公螺、九层螺、螺丝螺、钻仔螺,尖尾螺,钉螺都认识吧?每个清凉的夏夜,烧烤摊上和花生毛豆放在一起的就是它了。
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叫法,因为长得细长,在一些地方被称为钉螺,这里需要着重说一下,锥螺和钉螺是不一样的,真正的钉螺是一种淡水腹足纲动物,虽然也很细长,但非常小,而且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中间宿主,是不能食用的。
锥螺一般的做法就是辣炒,因为实在太细长了很难挑出完整的螺肉,所以一般都会用钳子把尾部的尖尖夹断,方便入味也方便吃,吃的时候先吸尾部再吸头部,一根完整的螺肉就被吸出来了。
辣炒锥螺(图片来自笛子爱吃)
5海锥(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蟹守螺总科-蟹守螺科)
学名:钝拟蟹守螺(Crithidacingulata)俗称:海瓜子,尖锥,讲锥这种小小的螺在在胶东半岛又叫海锥、讲锥,因为它便宜量足,大家喜欢茶余饭后当零嘴吃,也因为它大小个头和瓜子差不多,所以也被称为海瓜子,但是它和福建等地的海瓜子不是一回事,等下我介绍南方海瓜子的时候会说明。这种小螺和锥螺一样都又细长的外形,甚至吃法也是基本一样的。它的肉也极难挑出来,所以都是夹断尾部然后把肉吸吮出来。
我小的时候,遍地都是卖这玩意的,一块钱一勺,装在小塑料袋里拎着边走边吃。卖海锥的小贩儿会给你一个中间钻了孔的啤酒瓶盖,用那个孔别断螺的尾部。如果没有瓶盖也别着急,用钥匙眼儿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和上边的锥螺有明显的区别(图片来自笛子爱吃)
用钥匙眼儿别断尾部就可以吸着吃了(图片来自笛子爱吃)
6海瓜子(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织纹螺科)学名:织纹螺(Nassariida)俗称:麦螺、白螺、甲锥螺丝螺、海蛳螺,海螺丝这个是更为人们所熟知的海瓜子,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种类非常多,个体非常小(和瓜子差不多),花纹有许多变化。曾经的海瓜子是沿海居民闲暇时候的休闲小食,它的肉虽然很小但是有嚼头,我小时候拿根绣花针不一会就能吃一小碗。这也是近几年人人谈之色变的毒海螺,每年都有命案要算到它头上。一开始只是听说南方有人吃它中了毒,后来愈演愈烈,到了年的时候卫生部一纸公文把它给禁了,现在也就只有海边渔民自己还会吃一点。
说到海瓜子的毒,其实不是它本身有毒。它的毒素来自它所食用的藻类,这些藻类的毒素在织纹螺身上富集到一定程度,就足以对人类产生伤害。尤其是喜欢吃织纹螺的浙江福建地区,夏天高温,海水里赤潮多发,织纹螺摄入的藻类毒素尤其多,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织纹螺中毒事件基本都是发生在夏季的东南沿海地区。毕竟性命攸关,吃货们还是把它相忘于江湖吧。
7彩虹?螺(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钟螺总科-钟螺科)学名:彩虹?螺(Umboniumvstiarium)俗称:彩虹螺,刷棋子彩虹?螺的壳真可谓是千变万化的颜色,壳背面有的带彩色条纹镶边,有的是彩色斑点,有的是色块,也有的是素色暗纹的……几乎每一只螺的花纹都不一样,这也让它备受贝壳收藏者喜爱,下图是台湾的贝壳收藏者的藏品,实际上还有许多更艳丽的颜色。
彩虹?螺非常小,螺壳扁平,直径不超过1公分。虽然它很小也没有多少肉,但在我的老家大家还是喜欢把它当成零嘴:用清水煮成一大盆,一家人围着盆子,一人一根绣花针,娴熟的挑出螺肉,边看电视边吃。吃剩下的壳呢?妈妈会把它们串起来做成门帘,或者被小姑娘们串起来做成手串和风铃,这也是我的一点童年记忆。
彩虹?螺贝壳藏品
8香螺(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骨螺总科-香螺科)
学名:管角螺(Hmifusustuba)俗称:响螺,角螺,金丝螺被称为香螺的海螺很多,其实这种学名为管角螺的海螺一开始被俗称为响螺,因为它的螺壳大,切掉尾部就能做成号角,后来响螺传来传来就变成了香螺。
在菜市场常见的除了这种管角螺,还有一种和它同科的、更细长的长香螺(Hmifususcolossus),一般都是混着卖,吃法口感差别并不明显。年的北京APEC峰会的国宴上,上了一道“上汤响螺”,就是用响螺片加上汤白灼。能上国宴,这螺价格自然也是不菲,三两左右一只的响螺,一斤就得一百多。
9椰子螺(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涡螺科)学名:椰子涡螺(Mlomlo)俗称:木瓜螺,瓜螺,油螺,美乐螺这种螺最为大众熟知的是它可以产“珍珠”——美乐珠。其实海螺珍珠的成因和珍珠贝还不太一样,海螺珍珠是没有珍珠质的,所以会有一种陶瓷质感。此外,这种珍珠也不是在靠近海螺壳的部位生成的,而是在海螺肉体内发育,现在还无法人工养殖,存世量少,价格昂贵。
椰子螺出产的——美乐珠回到椰子螺本身,它的体型很大,食性也非常凶猛,特别喜欢吃其他海螺和蛤蜊等。虽然看起来很大,但可食用的部位并不是很多,一般就是只吃腹足那部分,切成片白灼或者煲汤,也可以葱烧或者爆炒。
(文章来源:海鲜指南)知识只能代表过去,见识才能预见未来,请长按下方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转载请注明:http://www.gmzwc.com/jyys/4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糖尿病可以治愈吗
- 下一篇文章: 经方,还给女人一次重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