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给宝宝捏鼻梁,鼻子会变挺



网上曾一直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通过长时间捏鼻子可以让改变鼻子形状,甚至于从横鼻孔变成八字鼻孔,而一些家长看到刚出生的宝宝带有塌鼻子,因此打算从小捏鼻子以让宝宝鼻子长大后可以变挺。这种做法当真可以吗?

婴儿时期的鼻梁发展

一些家长认为,婴幼儿时期鼻梁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可以在这个时期适当进行辅助调整。一般而言,1岁到1岁半之间宝宝的面骨和鼻骨才刚刚加速发育,此时鼻梁正逐渐变高,鼻骨持续生长,并且一直持续到青春期才会使鼻梁正式定型,看起来似乎小时候捏捏鼻子或许有用,但这样做忽视了宝宝鼻子的健康。

由于宝宝鼻腔比成人短,并且后鼻道十分狭窄,鼻道中又含丰富的血管,如果家长经常捏宝宝鼻子,很容易损伤这些黏膜和血管,影响到宝宝正常呼吸。其次宝宝的耳咽管也比成人短、粗、直,经常捏鼻子会让鼻黏膜遭破坏,从而引发病菌入侵,令鼻腔中的分泌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此外,另一个不曾令家长想到的后果是,由于此时宝宝视力尚未发育完善,长时间地捏鼻子会让宝宝下意识地注视家长的手,时间一长就容易形成斗鸡眼。

宝宝鼻子的决定因素

宝宝鼻子高挺与否属于典型的显性遗传。也就是说在决定鼻子高挺的一对基因当中,只要其中有一个是属于显性基因(高鼻梁基因),那么宝宝就会表现出来高鼻梁。因此理论上说,如果家长双方都是高鼻梁,那么宝宝至少有75%的几率遗传到高鼻梁,但是如果父母双方都是低鼻梁,那么宝宝基本上无缘高鼻梁。因此对于急切想让宝宝变美的家长来说,或许可以在宝宝长大后做一些相关矫形手术,但千万不要在宝宝小时候将其鼻子捏挺,从而适得其反。

捏鼻梁还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1、容易引发中耳炎

人的耳朵和鼻腔、口腔是相通的,这个通道叫咽鼓管。和成人相比宝宝的咽鼓管粗短平直,细菌和病毒可以轻易通过。给宝宝捏鼻子的时候容易使鼻腔内的分泌物进入宝宝的耳朵,从而引发中耳炎。

2、容易损伤鼻腔

人类的鼻粘膜内布满了细小的血管,经常给宝宝捏鼻梁极易导致鼻腔血管充血,损伤鼻粘膜,降低鼻腔的防御功能,使宝宝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3、造成宝宝对眼和眼部感染

婴幼儿的视力发育还不完善,给宝宝捏鼻梁的时候,宝宝会经常盯着家长的手看,容易导致宝宝形成对眼。此外手部的细菌也非常容易引起宝宝眼部的感染。

捏鼻梁不仅不会让宝宝的鼻子变高变挺,还有可能给宝宝造成诸多伤害,希望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大家都能对宝宝的小鼻子“手下留情”。

Tips宝宝鼻腔进入异物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小孩在玩耍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不小心或者贪玩而把瓜子、豆子、钮扣、滚珠等小东西塞入鼻腔,大小刚好可以塞入鼻孔内的小玩意儿在鼻腔里便成为了异物。通常情况下,在孩子鼻腔有异物进入时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处理:

1压住另一侧鼻翼摄出异物

压住没有异物一侧的鼻孔,让宝宝合嘴后,用力摄鼻子这样可以借助空气的压力,将异物摄出来。但是在拽的时候不能让宝宝太用力,不然容易伤到耳膜。

2闻刺激性气味使其打喷嚏喷出

对于年龄较小不会擤鼻涕的宝宝,可以让其闻胡椒粉等刺激性气味或者捻一条纸条刺激鼻腔钻膜,使其打喷嚏往往能将异物喷出来。

3若饭粒呛入吸进口腔再吐出

在吃饭时,因为说话或咳嗽,偶尔会使饭粒从鼻后孔进入鼻腔。这时如果用力擤鼻仍然无法从前鼻孔摄出来时,可反其道而行之即用力从鼻孔吸气,将饭粒吸到口腔再吐出来。如果鼻腔有尖锐异物刺入,或圆形异物或异物过大,或已经进入鼻腔深处,切不可用镊子。

对于无法取出的鼻腔异物,应设法劝阻宝宝哭闹,改用口腔呼吸,医院治疗。

更多资讯

尽在

↓↓↓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zwc.com/jyys/1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