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讲堂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过冬南



寒流来袭

寒冷刺激后,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会激发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继而引发心、脑、肺等疾病,导致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大家一定要重视它!

下面由南阳医专一附院内分泌科为大家带来

糖友安全过冬的12个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注意防寒保暖

头部保暖

人体散热最多的地方就是头部,气温越低,由头部散失的热量越多,所以外出时,必须戴顶帽子保暖。

背部保暖

因背部许多穴位是人体内外环境的通道,特别是老年人应及早穿件皮、棉背心,睡觉时床上加铺一层被褥。

足部保暖

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足部保暖,保证足部血液循环。避免长期暴露于寒冷或潮湿环境。

患者的鞋子要保持干燥,宜用柔软保暖的鞋垫,宜穿羊毛袜或棉纱袜,有助于吸湿保暖。为缓解夜间足凉可穿袜套,但不要用热水袋、汤婆子、小火炉暖脚,以免发生烫伤。

02

谨慎使用防寒装备

电热毯:

睡觉前将电热毯开启一段时间,在进入被窝前应将电源关闭,以免发生烫伤等意外。

暖宝宝:

长期接触皮肤也可能引起低温烫伤,糖尿病患者和血液循环障碍者要慎用,使用时不要直接接触皮肤,最好是将暧宝宝粘在贴身衣裤的外面。

电烤炉:

糖友在使用电烤炉时,切记不要离得太近,要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免烫伤。

热水袋:

不要使用热水袋暖脚,以免烫伤。

03

冬季护足更重要

糖友常伴有下肢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导致足部对冷、热、疼痛等刺激不敏感,容易造成烫伤、冻伤、刺伤、割伤等,因此保护足部,冬季更重要。

避免肢端皮肤受损。

穿鞋前要检查鞋内有无异物

不要光脚穿鞋,脚趾甲不能剪太短。

每天检查双脚,预防糖尿病足

每年冬天,医院都会接诊脚趾发黑、脚部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其中一些严重的患者,需要手术扩张脚部血管面,还有的只能手术切除脚趾。因此,患者最好每天检查自己的双脚,看看脚底的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疱、挤压伤、脚癣、抓伤和足趾变形,如医院内分泌科检查。

洗脚方法要恰当

洗脚应用温水(40度)及性质温和的肥皂,洗前最好用手背或肘部检查水温,一般足部浸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切不可用热水洗脚。洗脚后应用干净、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将脚轻轻擦干,不要用力揉搓,特别保持趾间皮肤的清洁和干爽。

04

饮食讲究搭配、不讲究量

饮食不可太咸

宜吃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

宜吃豆类及豆制品。

不宜吃含糖量较高的食物

如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

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

要注意生活细节比如清晨喝水和通畅大便

清晨喝水一大杯可以稀释血液,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用力大便容易诱发心脑急症发作。平时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05

体育锻炼不可少

散步

每天散步10-15分钟,之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太极拳

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糖友每周参加两次太极拳训练班,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再在家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

水中运动

比如游泳等有氧运动。

间歇式运动

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

运动注意事项

1.做有氧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心率=-年龄为宜。运动要量力而行,以不出现心慌、心绞痛、呼吸困难、全身不适为标准。

2.不要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最好餐后1小时后运动。

3.运动时携带血糖仪、血糖试纸、糖类食物、求助卡。

4.冬天天气寒冷,宜早睡晚起,适当运动,若遇天气突然变化,应减少外出活动。

5.运动时间以下午为宜。

06

预防皮肤瘙痒症

冬天洗澡不宜过勤,尤其是老年患者,冬季每周洗澡1-2次即可,洗澡水的温度在40度左右即可,洗澡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尽量用温和滋润型的沐浴液,少用肥皂,浴后全身应涂抹润肤乳,保持皮肤湿润,不要瘙抓,以免抓破以后感染。如果出现皮肤破损、疖肿、毛囊炎等应及时治疗。

07

预防跌倒

跌倒容易引发骨折,因此冬季预防骨折很重要。

我们要做到:穿防滑的鞋;走没有冰雪的平路,少走楼梯或破路;在雨雪天气,选择室内运动;如果有糖尿病眼病和骨质疏松症,要及时治疗。

08

规律用药

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都不要随意停药,有什么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及时就诊治疗。

识别危险症状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胸闷、心悸、胸痛或眩晕、短时间讲话困难、半身麻木无力、记忆力明显减退、视力障碍、情志异常、血压突然明显升高等情况,这些都是可能要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预兆。

要坚持规则服用降糖、降压、调脂以及阿司匹林等预防心脑血管急症的药物。同时对于可能影响血糖、血粘的药物比如利尿剂等要谨慎使用。

要定期规则看医生,如果有上述危险症状要及时就医。

药物保存需注意

1.口服降糖药: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在有效期内使用。

2.胰岛素:未启封的胰岛素,储存温度为2~8℃(冷藏保存,不得冷冻),在有效期内使用;启封的瓶装胰岛素、胰岛素笔芯,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光和热,可保存一个月。

09

增加血糖监测次数

冬季血糖容易升高,糖友更要严密地监测血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病情较轻者可半个月检测1次,病情较重者可3-5天或每天检测1次。有异常及时就医,调整药物用量。

平稳控制血糖

过高的血糖使血液浓缩,血流不畅;过低的血糖会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能障碍,都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糖尿病患者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配合药物,力求血糖平稳达标。血糖的目标为空腹6.0mmol/l,餐后2小时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7.0%。对于高龄、有合并症的患者可以适当放宽标准。

10

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激动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因此糖友们应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11

预防感染

注意保护皮肤

口腔、牙龈、肺部、皮肤、膀胱和生殖器是易感染区域。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刷牙。做好口腔卫生及手、足、头发卫生。及时治疗甲沟炎、鸡眼、脚廯等感染、预防足部感染。定时检查口腔、以防发生牙龈疾病。

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积极治疗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以消除发生肺炎的隐患。

12

预防肌肤干燥、注意保湿补水

冬季天干物燥,很多糖友在冬季会出现双下肢瘙痒、神经性皮炎、湿疹等多种皮肤问题。一旦抓破皮肤,很可能导致感染,并引起各种并发症。

因此,糖友在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湿,预防皮肤干燥,特别是小腿、脚部等脆弱敏感部位,以免脱皮、皲裂。同时,洗澡、洗脚后要记得及时涂抹护肤乳。

南阳医专一附院内分泌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zwc.com/jyys/10969.html